2025年4月23日下午,励学堂在鼓楼校区曾宪梓楼101报告厅举办了“汉字里的水文化密码——一滴水看中国”专题讲座,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经理陈莉教授受邀担任主讲人,为职工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汉字文化盛宴。讲座现场座无虚席,气氛融洽。
讲座伊始,陈莉教授以一张“蓝色星球”的图片开场,从地理角度描述了水体的分布及其重要性。而中国作为大河之国,长江、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,也深刻影响了汉字的发展。接着,陈莉教授从直接水象形部件切入,举例讲解了“水”与“氵”旁作为部件构成的汉字,并将其分为自然水体类、人类活动类、水的物理状态、抽象概念四类,以此阐释“水”相关的常用汉字如何反映出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哲学思考。随后,她又进一步拓展讲解了间接水象形部件,如“冫”“⻗”等。以“需”字为例,她通过其字形演变展示了该字字义从“淋雨等待”到“抽象需求”的发展过程。
最后,陈莉教授为职工们提供了实用的汉字学习建议。她认为,通过字义、字音、字形的联动能够构建对汉字的立体认知,更高效地学习汉字。她还强调,前100高频字能够覆盖日常使用场景的85%,建议职工们重点掌握,可按“水体-动作-状态”逻辑链分类记忆,并通过形近字对比深入理解。
“一个汉字可以有一个故事。一个故事可以有一段历史”,本次讲座中,陈莉教授以“一滴水”为切入点,系统解析了汉字中蕴藏的水文化密码,使职工们深刻认识到,“水”字不仅仅是物质符号,更是中国历史的见证、中华文明的源泉。
文编:孙苏馨
责编:陈志红